
苏州鑫均诚特升降机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经理
联系电话:17715388806
联系电话:13906132814
公司地址:苏州相城区望亭镇312国道收费站旁
斗式提升机传动方式介绍及怎样选择
随着现代工业产品生产线规模的大型化,斗式提升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用于关键部位如预热器喂料、粉磨系统循环、辊压机系统、立磨系统的提升机等,由于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转率,已经不再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辅机。
传动装置作为提升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对提升机整机的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选择何种传动方式,已越来越被重视,以下是对常用传动方式的分析。
1、平行齿轮减速机和两级链传动的传动方式,采用老式平行齿轮减速机,在驱动电机与减速机输入轴之间、减速机输出轴与提升机头部驱动轴之间采用链式传动,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传动环节多,结构复杂,效率低,维护工作量大,运行成本较高,不推荐采用。
2、减速马达和链传动的传动方式,一般用于提升能力和提升高度较小的低速(提升速度30m/min以下)提升机,由于驱动功率较小,采用减速齿轮马达(或行星摆线针轮减速马达)和一级链传动,也有不加链传动的直联方式,结构紧凑,成本较低,但无法加慢速驱动装置,逆止器也只能加在头部驱动轴上。
3、通过中空轴联接的传动方式,采用标准直交轴齿轮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采用中空轴与提升机头部驱动轴通过锁紧盘联接,驱动电机与减速机输入轴之间采用液力偶合器,结构紧凑,启动平稳,过载时液偶打滑,起到保护作用。由于采用标准减速机,相对经济,但需另外配漫速驱动装置和逆止器。
近年来更多采用的是集慢速驱动装置和逆止器于一体的提升机专用减速机(图3b),此种减速机技术含量高,相对成本增加,主要用于提升能力和提升高度较大的重要部位提升机。
缺点:在更换头部轴承或链轮时,须将整个传动装置与头部驱动轴拆开,特别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驱动轴与减速机中空轴铰死现象,由于头部空间狭小,又在高空作业,造成减速机中空轴与驱动轴拆开非常困难,曾经有个别现场为更换头部损坏的轴承甚至出现连续拆十几天都无法拆开的情况,为尽快恢复生产,最后不得不采用剖分式轴承。
4、通过联轴节联接的传动方式,由于存在头部驱动轴与减速机中空轴拆装困难,考虑到便于维护,近年来采用通过联轴节联接减速机输出轴与提升机头部驱动轴的传动方式逐渐增多。该传动方式的缺点是占用轴向空间加大,要求安装精度高,另外由于采用的联轴节用于减速机输出,转速低,规格较大,相应成本增加。
这种传动方式所用联轴节的种类主要有三种,其中弹性柱销联轴节对轴向偏差补偿能力差,要求安装精度高,但柱销成本低,易于加工更换,普遍采用;弹性联轴节有较好轴向偏差补偿能力,尺寸小,重量轻,转动惯量低,可靠性高,由于采用合成弹性缓冲块,可吸收部分振动能量,有利于改善整机的振动,但成本高;蛇形弹簧联轴节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有较好轴向偏差补偿能力。
由于弹簧片的特殊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动装置与提升机之间的共振现象,使用寿命远高于非金属弹性联轴节,另外由于弹簧片所接触的齿面为弧形,接触面的大小随传动力矩变化而变化,能承受更大的载荷变动量,承受过载能力强,同样成本较高。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他种类的联轴节。
5、对称双驱动传动方式,对于超高超大型提升机,驱动电机功率超过200kW的情况,相应减速机规格和整个传动装置重量较大,如果采用单传动方式,在提升机头部造成很大偏载,传动装置支撑结构设计难度较大,因此一般采用对称的双驱动方式,在驱动电机和减速机之间采用液力耦合器,以自动调节两驱动同步传递功率,经对实际运行提升机检测,两驱动电机电流差一般在10%左右,建议两驱动的不均匀系数取k=1.5~1.2。当然可选择采用中空轴联接方式或联轴节联接方式。
以上是近年来斗式提升机较多采用的传动方式,当然还有其他传动方式,由于不同传动方式之间成本相差很大,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承受能力,从经济性、可靠性,运行成本和维护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传动方式。
苏州斗式提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斗式提升机的当今发展已经进入了高水平阶段,下面跟随提升机来谈一下当今情况下,斗式提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一起来了解吧。
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垂直提升机械,它是在一种封闭的机壳内通过牵引构件配备电机减速机,带动一系列料斗连续的提升各种粉状、粒状或块状的物料。固定在牵引构件上的的料斗,通过驱动滚筒或传动链轮从设备机座底部掏取或喂入物料,然后自动提升到顶部卸料处,依靠离心力或重力抛出,从而完成了提升输送的目的。
根据实用现场和各工业部门的不同需求、物料的特性,斗式提升机有多种类型与各种不同的行业相对应,主流使用的斗式提升机类型有TD胶带式提升机、TH环链式提升机、NE板链式提升机、TG钢丝绳胶带提升机等。按照以上列举顺序,排后的提升机都比前者的提升高度更高,提升量更大。料斗的分类可分为深斗、中深斗、浅斗和鳞斗几种形式,一般情况下,浅料斗适宜于输送较潮湿、易结块、较难抛出的物料;深料斗适宜于输送干燥、松散、易抛出的物料。按料斗底部装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掏取式或喂入式装料。卸料方式根据不同机型和速度分为离心式卸料、离心重力式卸料(混合式)、重力式卸料3种形式。